快速成長的NFV市場對于業界人士來說著實令人驚訝。根據最近一項關于NFV市場的研究表明,僅作為一項技術定義,NFV的市場的確大的驚人。
根據Infonetics(現隸屬于IHS)關于NFV市場研究表明,NFV的硬件、軟件和服務的市場總量在2015將達到23億美元,而且預計將在2019年增長到116億美元。
鑒于NFV才剛剛起步,而且考慮到像OPNFV這樣的組織也一直致力于構建一個完整的NFV實現標準,那么這巨額的23億美元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近些年,像防火墻這類的網絡功能已經通過各種形式實現了虛擬化,但這里面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叫做"NFV"。根據Infonetics的描述,NFV的功能必須是能夠被管理的。像是其中的虛擬化網絡功能主要包括了深度包檢測和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深層封包檢測(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等功能。Infonetics分析師Michael Howard如是說。
這23億美元中不僅僅是這些VNFs,而且還包含上層的服務,當然還有控制他們的管理編排(MANO)軟件。后面的種類就比較零碎了,也稱不上什么標準。但是設備商在銷售軟件時喜歡用NFV MANO或者虛擬化基礎設施管理(VIM)來包裝他們的產品。Howard提到了Alcatel-Lucent、Cisco、HP、IBM和VMware,當然不止這些。在談到MANO的定義時,Howard感慨其實定義并非那么簡單。幾乎所有的公司都給他們所謂的MANO取了他們認為最準確的名字,而且更多的時候MANO只是他們產品中的一部分,例如Alcatel-Lucent的CloudBand。用同樣的思考方式,是不是所有的VNFs都是被VIM或MANO所管理呢?這種玩概念的東西我們無法查證。
無論設備商是否是在故弄玄虛,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他們已經在網絡功能軟件化上投入了大筆的資金。"NFV是運營商推動的,我們想看到的不只是軟件化的防火墻,我們期望更多的落地案例"Howard說。
聲明:本文僅為傳遞更多網絡信息,不代表IT資訊網觀點和意見,僅供參考了解,更不能作為投資使用依據。